您现在的位置: 穿山甲 > 穿山甲性味 > 正文 > 正文

凌晨路遇比大熊猫还稀少的宝贝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5/2/6 12:28:36

  昨日,记者从永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到了一件爱心满满的野生动物救助故事。日前,永嘉热心市民范爱心凌晨山路上偶遇一只“迷路”的穿山甲,第一时间报警后,在专家的联合救助下,这只比大熊猫还稀少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穿山甲,当晚顺利“回家”。

00:21

  

■点赞

市民路遇穿山甲报警

  8月14日凌晨,永嘉热心市民范爱心和同伴偶然发现了当时蜷缩在山路中一只动物,下车查看后,觉得疑似国家级保护动物穿山甲,担心它会被来往车辆碾压造成伤害,就马上报了警。

  永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戴惠明接到警方打来的电话后,第一时间将穿山甲接到单位安置,经检查,这只穿山甲无明显外伤,身体状况正常。

  当天一早,戴惠明就联系了温州大学动物学专家和其他一些专家,对这只穿山甲进行视频会诊。经过对其体重、体长、微生物等多项测量及检查,判定这只穿山甲为雌性中华穿山甲。

  中华穿山甲是全球8种穿山甲之一,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物种,也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主食白蚁和蚂蚁。穿山甲繁殖力低下,一般每年仅产1胎,每胎仅产1崽。

  “这只穿山甲体长62厘米,重1.95千克,为成年体。由于我们没办法提供食物对其喂养,加上它状态良好,具备放生条件,因此专家们的意见比较统一,就是将其放生。”戴惠明告诉记者。

  考虑到穿山甲是夜行性哺乳动物,喜潮湿,昼伏夜出,加上原生地有种群分布的可能,其对原生地环境熟悉,利于觅食生存,专家们一致决定当晚将其送回原生地附近的山林放归。

  8月14日晚上9时许,永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和永嘉县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工作人员带着穿山甲回到了最初发现它的地方,将它放归山林。

■可喜

保护野生动物意识提升

  “据可查资料的不完全记录,永嘉曾有2次救助穿山甲记录。年以来永嘉没发现过野外穿山甲,这只穿山甲被放归后,我们后续还会跟进,我们打算在穿山甲放生的原生地区域装红外线,做好监测工作。”永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一名工作人员说。

  另外,此次为表彰市民的善心,永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两名热心市民颁发了野生动物救助荣誉证书,感谢市民对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支持。

  “为了鼓励社会大众积极参与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只要市民求助有关单位,对动植物进行救助的,都会颁发证书。”永嘉县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一线救助员金哲博告诉记者,从今年的救护量上能明显感觉到市民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在不断提升。

  据悉,永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于去年3月指导成立了永嘉县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协会的主要工作是开展救护工作,并配合高校专家团队做好永嘉动植物资源的野外调查。目前,协会共有名会员,主要由爱心人士、志愿者组成,其中也有专业的专职人员和一些老猎户转型的队员。去年,该协会共救助多次,救助野生动物多只,大多数救助的是鸟类。

■提醒

“好心”也会办“坏事”

  虽然市民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提升是好事,但因为专业知识不够,也有“好心”办“坏事”的。

  以鸟类为例,每年的4月至8月,是永嘉大部分鸟类的繁殖期,这段时间永嘉县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接到过不少救助幼鸟“好心办坏事”的案例。金哲博说:“很多人在路上看到幼鸟,以为没人照顾,就好心带回家饲养照看,这么做不仅很可能让幼鸟与父母失散,被迫‘失孤’,而且在习飞的幼鸟被带走后,自身觅食能力和生存能力会降低。”

  不仅是幼鸟,任何野生动物幼崽都不要贸然惊动。金哲博建议,比较稳妥的做法是,可拨打热线询问动物保护机构的专业人士,拍照、拍视频,初步判断动物情况。在没有明显受伤的情况下,一般不需要伸出援手。

  如果动物幼崽暴露在比较危险的地方,比如有捕食者出没、马路边等,把它转移到附近安全的地方即可。简单来说,作为非专业人士,不打扰它们,就是我们对它们最好的保护。

  当然了,如果发现有严重的外伤,或者明显状态异常的,可直接联系当地的救助中心进行专业救助。

□晚报记者陈怡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huanshanjiaf.com/csjxw/159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穿山甲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1025554号-8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