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走私穿山甲的鳞片和爪子呢?这是因为穿山甲的鳞片被认为有神奇的药用价值。然而,穿山甲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走私和杀害穿山甲是违法行为。最近,广西贵港海关在玉林市成功查获了一批走私的穿山甲鳞片和爪子,并抓获了犯罪嫌疑人。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穿山甲的特点和价值,以及走私行为对穿山甲种群的影响。
穿山甲是一种古老的哺乳动物,拥有万年的历史。它们的身上覆盖着像鱼鳞一样的角质甲片,因此在古代被人们称为鲮鱼或鲮鲤。穿山甲的体长约为30-厘米,尾巴长度和体差不多,甚至比身体还长。最独特的是,穿山甲身上的鳞片重量占到体重的20%左右,一只穿山甲身上约有0.4到0.6公斤鳞片。
为了凑齐那批走私的鳞片和爪子,大约有5千多只穿山甲被杀害,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不仅仅是因为数量巨大,穿山甲的走私也引发了对于这些动物的保护问题。穿山甲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也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所保护的物种。走私和杀害穿山甲是违法行为,涉及到刑事责任。然而,为什么仍然有人冒着风险进行走私呢?
穿山甲鳞片被认为有药用价值,被用来制作传统中药。古代的说法认为,穿山甲的鳞片可以活血消症,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搜风通络,因此备受人们追捧。然而,科学研究并没有证明这些药用效果的有效性,而且有许多其他药材可以替代穿山甲鳞片。因此,走私穿山甲的行为既不符合法律规定,也没有科学依据。
除了违法和缺乏科学依据外,走私穿山甲也对穿山甲种群产生了严重的威胁。穿山甲是一种夜行动物,白天在洞穴里休息,晚上出来觅食。它们主要以白蚁为食,每年可以吃掉数千万只蚂蚁和白蚁。一只穿山甲可以有效地控制白蚁种群,保护树木的健康生长。
然而,由于走私和杀害的数量庞大,穿山甲种群数量急剧减少,树林中的白蚁种群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对生态系统造成了负面影响。为了保护穿山甲,我们需要加强对走私行为的打击,并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此外,教育公众认识到穿山甲的保护价值,提倡使用替代品,避免使用穿山甲鳞片作为药材。
科学研究也需要深入探索穿山甲的生态作用和保护方法,以更好地保护这一珍稀物种。穿山甲的走私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保护动物的问题,也是一个涉及人类价值观和法律意识的问题。我们应该反思为什么会有人违法走私穿山甲,以及如何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保护穿山甲不仅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责任,也是保护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需要。
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保护这些珍贵的生物资源,为未来的世代留下美好的自然环境。你对穿山甲走私问题有什么看法?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加强穿山甲的保护?请留下您的评论,让我们一起探讨。穿山甲鳞片:奇迹还是普通物质?穿山甲,一种神秘的动物,以其特殊的外形和鳞片而闻名于世。
然而,随着穿山甲数量的减少和鳞片价格的飙升,人们开始怀疑穿山甲鳞片是否真的有奇特的功效。科学研究显示,穿山甲鳞片只是一种普通的角质化皮肤附属物,与人的指甲相似。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愿意以高昂的价格购买它们呢?穿山甲的繁殖能力低下,每年只能生育一胎,导致其数量稀少。这是导致鳞片价格飞涨的主要原因之一。
人们纷纷开始捕捉野生穿山甲,甚至从国外走私,以满足市场需求。然而,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穿山甲鳞片并没有任何奇特的功效,它们只是角质化的皮肤附属物,主要由β-角蛋白构成,与人类的指甲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此,如果真的想治病,与其使用穿山甲鳞片,不如充分利用自身的指甲。虽然穿山甲鳞片对人类没有特殊效果,但对穿山甲自身却具有重要作用。
这是它们保护自己的唯一手段。当穿山甲遇到危险时,它们会将自己缩成一团,用鳞片包裹在外面,形成一个坚硬的圆球,使捕食者无法攻击。然而,对人类来说,这种自我保护方式却是如同原地等死。此外,穿山甲的鳞片有助于增强其在水中的浮力,使它们能够轻松自如地游泳。此外,在穿山甲挖洞时,鳞片也派上了用场。
它们会用前爪将土挖开,整个身体钻进洞里,尾巴向下支撑在地面上,将身体向上拱起。然后,通过爪子不断刨土,并用鳞片和后爪将泥土送出去。据测算,穿山甲一天内的挖掘速度可以达到5米深度。因此,鳞片虽然对人类来说并没有特殊功效,但它们对穿山甲来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身体组织。穿山甲的濒危状态是如何形成的呢?
事实上,食用穿山甲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古代,但使其濒临灭绝的是最近几十年的事件。60年代前后,广东省每年捕获的穿山甲数量超过2万只;而在80年代,仅在韶关一地,就能收到每年千克的穿山甲鳞片。然而,如今,广东全省的穿山甲鳞片数量仅有几百千克。据科学统计,年广东的穿山甲数量比60年代下降了79%至91%。
正是由于数量减少,鳞片价格也随之飙升。从90年代的每公斤40-80元上涨到如今的-元甚至更高。因此,许多人将食用穿山甲视为身份的象征。然而,正是由于这种观念,人们对捕捉穿山甲变得越来越热衷,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总结一下,穿山甲鳞片并没有奇特的功效,只是一种普通的角质化皮肤附属物。
然而,由于穿山甲数量稀少,鳞片价格飞涨。虽然对人类来说鳞片无效,但对穿山甲自身却具有重要作用,用于自我保护和挖掘洞穴。穿山甲的濒危状态源于近几十年的过度捕捉,而鳞片价格飙升又进一步加剧了捕捉行为。为了保护穿山甲这一珍贵的物种,我们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穿山甲的认识,同时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穿山甲走私行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护好穿山甲,使它们在自然界中继续生存下去。您认为如何保护穿山甲这一珍贵的物种?请留下您的评论。穿山甲保护新闻频频见诸报端,然而这个世界上最古怪的哺乳动物,还是难逃遭遇。国内穿山甲数量极度稀缺,于是走私国外穿山甲的现象比比皆是。平均每五分钟就有一只穿山甲在野外被抓捕,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实际上,穿山甲因其独特的外形和特性,被认为能治愈百病,因而被赋予了很高的药用价值,有些人为了追求所谓的药用价值,忽视了对它们的保护,而导致了它们的数量急速减少。此外,走私穿山甲的利润也是很大的。在尼日利亚每公斤低至5~10美元购买的鳞片,可以在中国以0美元的价格转售,利润率超过倍。于是,走私穿山甲的事件屡禁不止。
穿山甲被走私的案件也时有发生。年,深圳海关查获了一批重达11.9吨的穿山甲鳞片,它们被装进集装箱里,用多袋木炭作掩护,不过还是被海关发现了,这批鳞片意味着又有两三万只穿山甲被杀害。
而年,浙江破获了一起穿山甲鳞片案件,当场查获了包穿山甲鳞片,共计10.65吨,据调查,整个案件交易的数量累计达到了23吨。据不完全统计,年多个国家海关查获穿山甲鳞片吨,相当于24.6万头穿山甲被杀。
为了保护穿山甲,我国将穿山甲列为了二级保护动物,而在年正式升级为一级保护动物,并将它们从《中国药典》里除名。如果被抓到走私穿山甲,是会受到很严厉的惩罚的。年上海抓获了一名女子走私穿山甲鳞片,被判了7年有期徒刑并罚款10万元。
年温州法院分别判处一走私团伙17人十三年、十二年至一年三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财产或罚金。因此,海关提醒,非法收购、销售穿山甲的行为是违反国家规定,触犯刑法的,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法律责任。穿山甲是一种珍贵的生物资源,它们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和调节起到着重要的作用。
保护穿山甲,不仅仅是保护一种动物,更是保护我们人类的共同家园。我们不应该为了一些错误的传言或口腹之欲而去破坏自然生态,更不应该做出违法的行为。毕竟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让我们一起呼吁,积极参与保护穿山甲,让它们在自己的家园中自由自在地生活,让这个世界充满生机和美好。最后,让我们共同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保护野生动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