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穿山甲 > 穿山甲鉴别 > 正文 > 正文

两次栽在吃上野味消费演变趋势洞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4/11 14:24:56
中科白癜风恢复美丽黄皮肤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80323/6122194.html

来源:《经理人》

作者

邱韵

编辑

刘煜

来源

一点财经

没想到,被认为是美食大国的中国却两次栽在“吃”上。

17年前,SARS爆发惊动全国,武汉病毒所历时多年终证实罪魁祸首来自野生动物蝙蝠。

而非典的伤害随着时间推移而淡忘,“野味”却以似曾相识的方式卷土重来。17年后,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将隐匿于阴影之中的野味问题再次公之于众。

很多年轻人在向家里的老人陈述疫情严重性的时候,往往是以“又一次非典”来类比。确实,两者有着太多的相似,相似的病毒,相似的起因。“病从口入”这句中国古语,在这里再一次验证,两次疫情都是因为吃野味……

自疫情爆发以来,“野味”也因此成为疫情相关搜索第一热词。只是,此次疫情中,举国仍然在声讨“野味”,但期限能有多长呢?要真正处理野味问题,我们需要直面并了解它。

图为年-至今,“野味”的搜索变化热度

希望有“一而再”,没有“再而三”。

1

拒绝野味!

“发动灾难病毒的宿主,今天是果子狸,明天就可能是穿山甲,后天有可能是眼镜蛇,等等。最可怕的不是这些野生动物,而是人类自身的“入侵”行为。环保的我们、文明的我们、法治的我们,不要再打野味的主意了———约束我们的胃,管好我们的嘴!”

这段带有号召和劝诫意味的文字,是《半月谈》于年7月发表的《禁食野味:管好我们的嘴远离人体“生物炸弹”》中提到的。那时,非典刚刚过去,在社会各方面的快速复苏中,举国也在反思,结论之一正是拒绝野味。

这则媒体报道的开头,是广州市林业局对野生动物综合交易市场的突击检查,以及成果——非典疫情首发于广东省,源头是携带了蝙蝠身上病毒的果子狸。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在野味上,这句话得到了验证,通过百度搜索大数据可以发现,在有记录的年至年间,果子狸的搜索指数整体呈上涨态势,在较低的年、年后,于年、、年出现明显上涨,此后保持相对高位。

后来,虽然具体的野生动物没有得到查证,但此后有研究指出,蝙蝠和水貂可能是-nCov的两个候选感染库,两者都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nCov)的中间宿主。

不得不说,国人对野味有着“变态”式的执着,无论是中国文化思维下根深蒂固的“吃啥补啥”、“以形补形”,还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返璞归真,最终让很多人将吃野味习以为常。

“天上飞的不吃飞机翅膀,地上跑的不吃汽车轮胎,4条腿的不吃桌子,两条腿的不吃同类”,这是广州人津津乐道的。在此次的疫情焦点华南海鲜市场,曾经有一份网传菜单,鼠、狗狸獾、猪狸獾、果子狸、狐狸、树熊、孔雀、大雁等野味均在其中。

当然,教训也是惨痛的。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30日最新通报,截至1月29日24时,国家卫生健康委收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例,现有重症病例例,累计死亡病例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例,共有疑似病例例。

教训之后人们的反应也是相似的,这次疫情的罪魁野味再次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百度指数显示,在截至1月28日的近30天内,“野味”的搜索指数整体同比上升%,环比上涨%——与疫情消息同步,指数在1月20日起开始上涨,在1月23日前后到达顶峰,此后虽有下降,但整体仍然高于1月20日前。

同样,钟南山院士最早提及、举例的“竹鼠”,搜索指数也在上涨,且趋势与“野味”极为相似。

在人们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huanshanjiaf.com/csjjb/143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穿山甲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1025554号-8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