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图片上的是什么吗?是画儿吗?是毛绒制品吗?是……?别问了,告诉你吧!这是我懒出的一锅花儿。
事情是这样的:去年春天体检时查出了身体有多个结节。西医说没事儿,不用管。定期B超复查就行。只要没有迅猛长大就相安无事。中医却认为要干预,要中药调理。
有病了,怎么能放任不管呢!那就喝中药吧!从此,家里总是弥漫着浓浓的中草药味儿。我都怀疑这难闻的味道会传得满楼道都是。不管那么多了,先治病吧!
从春天一直喝到初夏。平时,熬过三遍的药渣我也舍不得扔,还要晒干,熬水泡脚。来个表里兼治,里应外合,双管齐下。一门心思想把结节散开,变小,直至消失。
一天中午,有点热,吃完饭,不想动。心想晚上就先把这锅药渣熬水泡脚,就别摊到纸上晾晒了,怪麻烦的!等到晚上下班,正好碰见我妹,说:“走,去咱妈那儿吧,我都准备好了,咱们做凉皮吃。”经不起美食诱惑,欣然接受邀请。
到了娘家,一吃一喝,就犯困,干脆不回去了。第二天傍晚,云淡风轻,好不惬意!慢悠悠回到家。准备先用药渣熬水,水晾着,再干点别的事儿。当我揭开药锅上的报纸,被眼前的画面惊艳到了。
这也太好看了吧!像一幅山水画!真是颠覆了我的认知。发霉的东西也会这么好看?你看那白毛毛,像白云,像丝棉,像棉花糖……,有的地方还拉着长长的细丝,像蜘蛛网,像薄雪。
咦?怎么还有彩色的?记得孩子上初中时,生物老师让培植霉菌,当时看到只是白白的细毛毛,一根根竖着。
哦!是不是中药成分的事。我这锅药,充分体现了地球生物多样性。有动物类的,这皮,那壳的;听抓药医师说最好的一味药应该是穿山甲,现在进不来了。那当然了,穿山甲现在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那怎么敢入药?更多的是植物类的,根茎叶花果实,还有皂角刺等等。这满满的一大锅中药,种类繁多,有可能在霉变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菌群,形成了不同的颜色。
这也太好看了吧!我都舍不得倒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