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穿山甲 > 穿山甲主治 > 正文 > 正文

穿山甲的困境从药典到濒危的背后真相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5/4/9 10:28:54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番茄匠秉持着“玩乐有度”的原则,明确界定了自己的底线。在文玩领域,他强调“有所玩有所不玩”,告诫朋友们要远离诸如大猫骨、现代象牙、海象牙以及翠鸟羽毛等非法物品,避免触及法律的红线。接下来,我们要谈谈的是文玩中的“爪”——穿山甲。

近日,云南大学的科研人员公布了一个重大发现:他们成功识别出一个新的穿山甲物种。至此,全球已知的穿山甲物种数量增至8个,这距离上一个穿山甲物种——菲律宾穿山甲的发现,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世纪。此次新发现的穿山甲,无疑成为了第9个全新的穿山甲物种。穿山甲新物种的发现,其实并不简单。这种珍稀动物正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我们来看看穿山甲常常出现在哪些地方,或许就能明白其中的缘由。

在海关的查获记录中,穿山甲鳞片屡见不鲜。这些被截获的鳞片,往往揭示着穿山甲的非法交易和盗猎活动。穿山甲的生存环境因此受到了严重威胁,这也使得每一次新物种的发现都显得尤为珍贵和迫切。被非法剥取鳞片的冷冻穿山甲,竟有多只之多。这些被非法剥取鳞片的冷冻穿山甲,竟然有多只之多,其中部分甚至被当作药材进行非法售卖。这些被非法剥取鳞片的冷冻穿山甲,数量惊人地达到了多只。更令人震惊的是,其中部分竟然被不法商贩当作珍贵药材进行非法售卖。一旦某种野生动物被普遍认为具有食用、药用或把玩价值,那么这种动物就可能因过度捕猎而面临灭绝的风险。穿山甲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穿山甲,这一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却不幸成为了盗猎者的目标,其遭遇令人痛心。穿山甲的悲催命运:从保护动物到盗猎者的猎物穿山甲,这一曾频繁出现在中药市场和餐桌上的野生动物,如今却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生存危机。一些人出于对稀奇食物的追求,将其视为某些野味店的特色菜肴。同时,穿山甲被所谓的“浑身是宝”所误导,尤其是其甲片,这无疑是对其生存的极大威胁。然而,事实上,穿山甲的鳞片与人的指甲无异,并无任何营养或药用价值。相比之下,多吃些猪肉、鸡肉等日常肉类才是更为实际和健康的选择。其三,穿山甲被制作成各类文玩饰品。近年来,随着盗墓小说的热销,摸金符这一虚构道具在小说中频繁出现,而它实际上是以穿山甲为原料制成的。这种虚构的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穿山甲的捕杀。然而,摸金符的真实性无从考证,我们为何要为了这样一个虚构的道具去伤害穿山甲呢?甚至在古玩市场上,穿山甲的制品如雕件、挂件、爪子以及皮制品等也备受追捧,这种对野生动物的非法交易和猎杀行为,无疑是对穿山甲生存的又一大威胁。其四,穿山甲面临着栖息地被破坏和自身御敌能力差的双重困境。近年来,由于森林开发、土地破坏以及非法贸易等因素的影响,穿山甲的生存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同时,穿山甲作为“森林卫士”,以食蚁类为主,专吃蚂蚁、白蚁等害虫,其御敌能力却相对较弱。在面对危险时,尽管它们会缩成球状以保护自己,但这种行为反而容易使它们成为猎物。此外,穿山甲尚未实现有效的人工繁殖,繁殖速度慢,一年仅生育一次,这也加剧了非法捕猎对种群数量的影响。穿山甲在自然界中几乎无天敌,即便遭遇猛兽也常能逃脱。然而,它们却难以抵挡人类的贪婪与破坏。由于种种原因,穿山甲被人为赋予了过高的价值,导致其遭受大量捕杀。然而,穿山甲并非如外界所想的那般神奇,其实际上并未被证实具有特殊疗效。因此,自年6月5日起,穿山甲在中国的保护级别从二级提升至一级,同时被禁止作为药材使用。这些举措都彰显了对穿山甲保护的重视度在不断提升。遗憾的是,在过去十年里,全球范围内至少有万只穿山甲因盗猎和非法交易而丧失生命。如今,中国境内的穿山甲已近乎绝迹,其保护级别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已被更新为极危。而当我们查获非法贸易时,往往成为目睹穿山甲悲惨命运的时候。3“只猎奇才玩”的观念,已不合时宜

文玩世界琳琅满目,选择何其多,但有些文玩却让人触目惊心。诸如“沾血”的文玩和珠宝,我们应敬而远之。追求冷门无妨,但邪门之物却不可取。试想,面对被剥皮的穿山甲,怎能不感到寒心?更重要的是,穿山甲并无任何所谓的保健功效。因此,我们应远离这类制品,共同守护野生动物。在此提醒,购买或交易穿山甲及其制品均属违法行为,我国《刑法》及《野生动物保护法》对此有明确规定。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huanshanjiaf.com/csjzz/163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穿山甲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1025554号-8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