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áizhǐ
白芷
又名:川白芷、芳香
性味归经:
辛,温。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所属分类:
解表药-发散风寒药
始载于:
《神农本草经》
药材简介
:
白芷,中药名。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白芷和杭白芷的根。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祛风止痒的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头痛、牙痛、痹痛等多种疼痛,鼻渊,带下证,疮痈肿毒,皮肤风湿瘙痒等。
主治
:
1.风寒感冒
2.头痛,眉棱骨痛,牙痛,风湿痹痛
3.鼻出血,鼻渊,鼻塞流涕
4.带下
5.疮疡肿痛
药方选录
:
1.治外感风寒,头身疼痛,鼻塞流涕之证,常与防风、羌活、川芎等祛风散寒止痛药同用,如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
2.治疗阳明头痛,眉棱骨痛,头风痛等症,属外感风寒者,可单用,即都梁丸(《百一选方》);或与防风、细辛、川芎等祛风止痛药同用,如川芎茶调散(《和剂局方》);属外感风热者,可配伍薄荷、菊花、蔓荆子等药。治疗风冷牙痛,可与细辛、全蝎、川芎等同用,如一捻金散(《御药院方》);治疗风热牙痛,可配伍石膏、荆芥穗等药,如风热散(《仙拈集》)。若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屈伸不利者,可与苍术、草乌、川芎等药同用,如神仙飞步丹(《袖珍方》)。
3.治鼻渊,鼻塞不通,浊涕不止,前额疼痛,每与苍耳子、辛夷等散风寒、通鼻窍药同用,如苍耳子散(《济生方》)。
4.治疗寒湿下注,白带过多者,可与鹿角霜、白术、山药等温阳散寒、健脾除湿药同用;若湿热下注,带下黄赤者,宜与车前子、黄柏等清热利湿、燥湿药同用。
5.治疗疮疡初起,红肿热痛者,可收散结消肿止痛之功,每与金银花、当归、穿山甲等药配伍,如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若脓成难溃者,常与益气补血药同用,共奏托毒排脓之功,如《外科正宗》托里消毒散、《医宗金鉴》托里透脓散,其均与人参、黄芪、当归等药同用。
用法用量
:
白芷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3~10克。
白芷可入丸、散。外用时也可适量研末撒或调敷,或捣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