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穿山甲 > 穿山甲论述 > 正文 > 正文

谢天谢地我为他哭过毒舌电影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7/1 10:50:00
上个星期,溜走的童年又抛下了我们一程。《黑猫警长》的导演、编剧戴铁郎先生因病去世,享年89岁。心痛。又无可奈何。小时候还不懂得何为死亡。看《黑猫警长》,哭,是被吓哭的。什么新婚之夜吃了丈夫的螳螂新娘,火烹蚂蚱,白猫班长之死……Sir幼小的心灵:等我们真的懂得了死亡,已经不太容易哭出来了。眼泪,总是独自往心里抛的。前些天,Sir看到一个话题也正在勾起80、90后的回忆——“童年泪点”。当我们还在以为,生活就是每天重复的无忧无虑,最大的烦恼不过是被父母兴师问罪。电视上却猛地告诉我们——原来这个世界上会有死亡,会有残酷,会有永远的遗憾……苦吗?痛吗?当Sir翻检记忆,想要采撷起童年的泪珠。发现每一颗,都分明透着晶莹、纯真。1.哪吒自刎——《哪吒闹海》()《哪吒之魔童降世》你看哭了么?有燃。哪吒喊出了那句叛逆的“我命由我不由天”。有温情。李靖想引天雷咒,为哪吒一命换一命。但Sir更刻骨铭心的,还是原来的哪吒。很“骨感”。龙宫抢走了在海边玩耍的童女,还派出龙王三太子敖丙挑衅哪吒。哪吒说:“你们把小妹还回来,咱们没事。”敖丙笑着说:“已经在肚子里啦!”很决绝。哪吒两眼似要喷出火来,他打死敖丙,抽了他的筋,叫他不能再害人吃人。但这酿成了大祸。后来,龙王带着三个兄弟,掀起大水要淹了陈塘关,逼着李靖杀死儿子。李靖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战胜龙宫,身为一关之主,他又要主持大局,他举起剑,“天命难违啊”。比起《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没有瑕疵的父母,这个李靖有着更加沉重和禁忌的所指。纵使哪吒神通广大,看见两难的父亲,看见痛苦的百姓,他也再没有办法。当全世界,从敌人,到陌生人,再到亲人,都非议你,你还剩下什么?他大喊:“爹爹,你的骨肉我还给你,我不连累你!”然后,他拔剑自刎。小时候,我们只觉得哪吒太可怜,太委屈,所以我们为他痛哭。长大后,我们慢慢明白,那些眼泪,也为自己。周全、体面、礼法,为了那摇摇欲坠的“大局”,他们用成熟扼杀了多少孩子的天性,抹去了多少发热的鲜血。2.殷十娘打哪吒——《封神榜》()为什么又和哪吒有关?因为小时候,我们都好像哪吒。叛逆、野蛮。喜欢玩,喜欢打架。不讲利益,只讲对错。在强权暴力压下来时,偏要怼回去……但这样的孩子哪能在大人的世界里自由呢。《封神榜》中的哪吒有一段苦情十足的戏码。他被收走混天绫、乾坤圈,锁在宝塔里,铁链穿过他的琵琶骨,再也用不了力……这些都没有杀死哪吒。真正对哪吒致命的,是永远支持他保护他的娘,这次也站在了毒害他的父权那边。在众目睽睽的大街上,娘举起棍子打他,打得他满地乱爬,打得他口吐鲜血……哪吒想反抗,但他没有。因为他看见,娘的眼里全是眼泪,妈妈每次痛打他,都是十倍地痛打她自己的心。情的枷锁最重。娘说:“你没有欠我?你的骨是我的,你的肉也是我的。”哪吒把这句话记在心里。那个晚上,他给自己买了副棺材,在荒郊野外,刀对准自己,削骨还父,削肉还母。哪吒的故事在《封神榜》中最为瞩目,因为它道出一个中国传统社会中重复上演的悲剧——要赎得一个独立的自我。你要剔掉多少血肉呢?3.好自为之——《天书奇谭》()《天书奇谭》的袁公,只是个看守天书的小官,却是整个天庭最有智慧的人。他主张知识自由,想把天书传播给凡人;他热爱生命,即使是一个鸟蛋里生的小孩,他也喜爱它,尊重它,相信它。一个中国版的普罗米修斯。最终,因为泄漏了天书,袁公要被天庭抓走。蛋生哭哭啼啼,袁公却很平静,只说:“我的心愿已经了了。”但被绑走的时候,他忍不住留下一句悠长的呐喊:“蛋生,你要好自为之啊——”心愿了了吗?不能享受自由人生,不能体会人间繁盛,不能目睹孩子成材。如何了。好自为之。这句话听起来那样简单,那样绝情,但个中藏着多少道不出的遗憾,说不出的永别。4.“爷爷”——《葫芦兄弟》()看过《葫芦兄弟》的人,都对这句台词印象深刻——“爷爷!”七个孩子都喊过,而且一遍一遍,一声比一声高。他们第一次喊爷爷时,还是挂在葫芦藤上的小葫芦,一摇一摆地喊爷爷。这里有个不容易发现的镜头。爷爷听到了他们的呼喊,快快地抹了把眼泪。他多高兴啊。那么多年的孤独和辛劳,却在最后的时光找到了七个喊他爷爷的好孩子。只是,《葫芦兄弟》根本不是那种给小孩嘻嘻哈哈的软萌动画。它早早地透露了残忍的模样。不仅是让故事中的好人们遭到残忍杀戮,还让孩子们最后目睹爷爷被扔下悬崖……他们第一次呼喊爷爷,笑逐颜开。他们最后一次呼喊爷爷,撕心裂肺。Sir发现,许多孩子不在意妖精有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也不觉得葫芦娃们最后的复仇有多爽快。他们只在意,有没有人去拯救爷爷。他们都幻想过,爷爷没死,葫芦娃们最后来到山下,找到了疲累的爷爷,找到了迷路的穿山甲。大家紧紧拥抱,哭了,也笑了。5.孙悟空被压五行山——《西游记》()同哪吒一样,孙悟空也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主儿。他大闹天宫,终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不能动弹。一压就是五百年。风吹雨打,春去秋来。五百年间,他只能盯着鸟儿、蝴蝶,摇头甩掉积雪,低头捏捏小草,回想曾经自由自在的种种……这一段故事的配乐非常到位。五百年,桑田沧海。乱世也长满青苔,长满青苔。只一颗,心儿未死。向往着逍遥自在,逍遥自在。哪怕是野火焚烧,哪怕是冰雪覆盖。依然是志向不改,依然是信念不衰。蹉跎了岁月,激荡着情怀。为什么,为什么,偏有这样的安排。孙悟空的痛苦并不少见,每个人都有肆意纵乐的青春念想,每个人都会为它被剥夺黯然神伤。而真正令人落泪的,是不解——是那首歌的最后一句词,是孙悟空在五行山下,五百年来始终瞪大眼睛张大嘴的无尽困惑。为什么?我们明明什么都没做错。6.唐僧赶走孙悟空——《西游记》()小时候,我们在电视机前真的会气哭。因为感同身受的委屈。比如,为什么唐僧要赶走孙悟空呢?孙悟空明明一心只念着保护唐僧,白骨精三次变成人,都被他识破、打死。但这迂腐无能的唐僧啊,只认为孙悟空伤了三条人命,三番五次用紧箍咒,几乎把悟空疼死,还固执地要赶走他。孙悟空明明是对的,却要低声下气,苦苦哀求,最后灰溜溜地离去。临走前,他跟八戒、沙僧一一嘱咐,摸摸白龙马,还跟唐僧拜了三拜。如果只是如此,这不算催泪,因为我们感到更多的是不平不公。但最后的最后,孙悟空飞走了,我们看到一意孤行的唐僧,突然转过头来。他满脸不忍,泪眼婆娑,在落下眼泪之前,他又别过了头去……原来他也不想。原来世上有这么多,即使谁也不想,但也不得不施与的决绝和承受的凄凉。7.沉香救母——《宝莲灯》()这一哭,也为上美厂20世纪最后的荣光。《宝莲灯》中沉香为了救妈妈,历经千辛万苦,受过骗,挨过打,跨越了沙漠,跟众生万物学了武功,带领野人们推下了女娲补天石。七年,他从孩子长成了青年。最后,他终于劈开华山,救出了母亲,两个人在彩虹桥上相遇。沉香只说了一句话:“妈妈,我已经长大了。”这句话真的太棒了。“长大”两个字,多心酸,是一个孩子多少个夜晚孤独的哭泣,多少次摔倒咬紧的牙关。但“长大”两个字,又多幸福,是一个孩子终于不需要依赖的证明,是他独立的自我宣言,是对妈妈来说最好的安慰。一句话,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啊。8.雪孩子融化——《雪孩子》()你看它多么天真无邪,人畜无害。谁能想到它如此虐。小兔妈妈要外出养家,为了让小兔在家里不感到孤单,她做了一个雪孩子。从此,这个白白胖胖、憨厚善良的雪孩子,就成了小兔最好的朋友。他们在雪地里奔跑、舞蹈,和小动物们尽情玩乐,冰天雪地也不再冷清寂寞。但后来,小兔睡着时,家里着了火。雪孩子拼命冲进屋子里,它浑身开始滴水,身体点点缩小,但不论如何也灭不了熊熊烈火。终于,雪孩子冲开火焰,把小兔抱了出来。它摇摇晃晃,坚持着最后一点力气,把小兔轻轻放下。小兔碰到地上的那一刻,它就化为了雪水……在二三十年前,这个故事几乎是80、90后泪腺的大杀器。当我们看到雪孩子融化,我们看到的不止是一个善良灵魂的消失,也是一场美好的陪伴多么珍贵,而珍贵终将以挥别结尾。即使故事最后,太阳冲破了乌云。但阳光却蒸发了地上的雪水,让雪孩子的最后一丝痕迹消失殆尽。长大再看,是不是更发现其中的意味深长——你也许会找到更光明的前途。但与此同时,也失去了最天真美好的东西。8.屎捞人——《麦兜故事》TV版看过的人也许不多。但,即使现在看,你也会像个孩子动情落泪。香港版的《雪孩子》。不用雪,是麦兜的屎,变成的一个“屎捞人”。头顶着一个痰盂,卷筒纸的围脖,眼睛鼻子好像是昨天没消化完的豆子……典型的香港无厘头文化。又好似下三路的恶趣味。尤其是那首屎捞人之歌。吴孟达在《喜剧之王》里唱过。陈奕迅和梁汉文唱过。弹幕问:他们是怎么忍着不笑出来的因为……根本笑不出来啊,反而想哭。《屎捞人》最虐的地方在于,它让你嫌弃,让你嘲笑。最后,再让你感到无地自容。听听完整的歌词吧——只盼望有一天愿跑到田园去到花间我伴花愿躺花底看嫩芽只盼望有一天烂屎化肥田化作春土更护花漫天花香送晚霞屎捞人的结局,是被下水道冲入大海,尸骨无存。但他的愿望多朴素,只想在花园里,默默化成肥料——一坨屎,也有一坨屎的价值。而这样的“屎”是谁?你看——再看——可能是每一个被你嫌弃过的穷、弱、老、丑。处在社会歧视链的低端,他们没有得罪谁,也总是要被骂“老东西”“丑八怪”“死穷鬼”……你踢我一脚,却骂我阿妈而就像周星驰所说。谁又不可能是那一坨“屎”呢?Sir永远记得屎捞人。他没有被马桶冲走,时常还回到Sir的心里。童年泪点当然不止以上这些,随着时间推进,更后生的孩子们还有《三毛流浪记》《东方神娃》《暖春》等等。时隔多年,重看这些童年泪点,你会发现它们不是为了简单催泪。在眼泪以外,它们都藏着更深更厚的意义。比如《西游记》,在孙悟空被困五行山底受苦受难时,我们看到诸多天神高歌狂笑,饮酒祝乐,面前是美女们跳着舞。比如《宝莲灯》,沉香的妈妈就说:“人要想胜过天神,必须依靠智慧和爱。这些都是天上没有的,所以我才到人间来寻找。”再看《哪吒闹海》《天书奇谭》……哪个不是赞美了质朴纯真的人性初心。但又哪个不是刻画了这种初心,在所谓的“正襟危坐,成熟理性”之下的体无完肤。现在是年。许多看着这些故事流过泪的人,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们给孩子看什么?动画变得软萌粘人,充满傻笑,人人跟蠢货一样颠倒搞怪,让孩子们嘻嘻哈哈,前仰后合;而更多时候,我们不再给孩子动画,却给他们手机,因为手机让他们更高兴更安分。这让Sir总是怀念那些“童年泪点”。它是成人世界的杂质,掉进了孩子柔软的心里,就凝结成了珍珠。每一颗,都包裹着未来的预言——往后的人生,会很难。难在,你会受到欺负,你会愤怒不已,你会困惑不解。难在,你一点点长大,到有一天你不再问,你也不再流眼泪。而最难的,是经历了万千不公之后,你依然收藏着自己那颗会流泪的心。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huanshanjiaf.com/csjls/149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穿山甲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1025554号-8


    现在时间: